綾羅綢緞和雲錦緞的區別?
材料工藝不同。
綾羅綢緞都是絲織物,是“織出來”的料子。綾、羅、綢、緞、錦、絹之間的主要區別,在于紡織時,經緯線的交疊關系不同,從而出現觸感、光澤度等的不同。
云錦緞是現代一種特殊的布料,主要是用棉質材料涂上直感涂膠層,造成一種錦緞般光滑的效果的料。
云錦是南京地區生產的傳統提花色織綢。云錦的名字是以該類絲織物的色彩、花紋絢爛如彩云而得來。云錦在設計藝術中有自己獨特的風格,圖案布局嚴謹莊重,紋樣變化概括性強,用色濃艷對比,常用片金勾邊,白色相間,形成色暈過渡。
南京云錦有哪些特色?
南京云錦是傳統的提花絲織工藝品,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。南京云錦配色多達18種,運用“色暈”層層推出主花,富麗典雅,質地堅實,花紋渾厚優美,色彩濃艷,金碧輝煌,宛如天上的彩云一樣瑰麗,故稱“云錦”。
南京云錦具有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,被專家譽為“東方瑰寶”、“中華一絕”,是我國和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。南京云錦與成都的蜀錦、蘇州的宋錦、廣西的壯錦并稱“中國四大名錦”。與蘇州緙絲并譽為“兩大名錦”。
南京云錦自宋代由彩錦演變而來,到元代,蒙古族習尚用真金裝飾官服,加之國力擴張,黃金開采量增大,使以織金夾銀為主要特征的云錦脫穎而出,后來居上成為最珍貴、工藝水平最高的絲織品種。南京云錦從元代開始至明代和清代,一直是皇家御用品貢品。有時還作為朝廷禮品,饋贈外國君主和使臣以及賞賜大臣和有功之人。
明清時期,南京織錦工藝日臻成熟,并形成絲織提花錦緞的地方特色。鼎盛時擁有3萬多臺織機,近30萬人從事織錦,是當時南京最大的手工產業。
清代在南京設有“江寧織造署”,《紅樓夢》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,就曾任江寧織造20年之久。清代云錦品種繁多,圖案莊重,色彩絢麗,代表了歷史上南京云錦織造工藝的最高成就。
云錦在悠久的發展過程中,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品種。從掌握的資料看,大致可以分為庫緞、織金、庫錦、妝花4類。每一類下面,又有若干品種,如庫緞有起本色花庫緞、地花兩色庫緞、妝金庫緞、金銀點庫緞和妝彩庫緞等。
庫緞、織金、庫錦之名源于緞匹庫。緞匹庫是清代戶部藏綢緞p絹布等物的庫??椊鹂椓仙系幕y全部用金線織出,也有花紋全部用銀線織的,故名織金;因其也藏于緞匹庫,故名“庫銀”。庫金、庫銀屬同一個品種,分類上統名之為“織金”。
明、清兩代江寧官辦織造局生產的織金,金、銀線都是用真金真銀制成,在每匹織料的尾部,均織有“×××××織造真金庫金”字牌,說明所用的金、銀線材料貨真價實。雖經過數百年的時間,仍是金光燦爛,光彩奪目。
云錦制造的主要特點是“挑花結本”。它用古老的繩索繩記事的方法,把花紋圖案色彩轉變成程序語言,再上機進行織造。實際上是一種以線為材料進行儲存紋樣程序的創作設計過程。
此工藝技術要求很高,不僅要把紋樣按織物的具體規格要求,計算“分寸秒忽”,將紋樣在每一根線上的細膩變化表現出來,還要按紋樣圖案的規律,把繁雜的色彩進行最大限度的同類合并,編結成一本能上機織造,讓織手讀懂的程序語言花本。
機上坐著的人,稱作“拽花工”,只要按照過線順序提拽即可。
機下坐著的人,稱“織手”,他使用“通經斷緯”的技術,挖花盤織,妝金敷彩。這種工藝,一直不能被機器所替代,被譽為中華傳統文化遺產中的“活化石”。
云錦的織造工藝高超精細,除前面介紹的挑花結本、通經繼緯以外,夾金織銀也是云錦一大特點??椢镉喝萑A貴,金碧輝煌,滿足了皇家御用品的需要。
織造南京云錦的老式提花木機,每臺織機需要提花工和織造工兩人配合,前者在上,后者在下,上下協同生產。兩人勞作一天,僅能織造云錦五厘米長。
織選云錦多用金線、銀線及長絲、絹絲,各種鳥獸羽毛等用來織造云錦,如在皇家云錦繡品上的綠色是用孔雀羽毛織就的,每個云錦的紋樣都有其特定的含義。如果要織一幅78厘米寬的錦緞,在它的織面上就有1.4萬根絲線,所有花朵圖案的組成就要在這些線上穿梭,從確立絲線的經緯線到最后織造,整個過程復雜而艱苦。
南京云錦是至善至臻的民族傳統工藝美術珍品之一,它用料考究,織工精細,圖案色彩典雅富麗,宛如天上彩云般瑰麗,傳承了我國皇家的織造傳統,代表著我國織錦技藝的最高水平。
緞映華光緞,由斜紋組織發展而來,是采用緞紋組織或緞紋變化組織,外觀平滑、細密的絲織物。緞在我國有比較久遠的發展歷史,它起源于唐代,興盛于宋元之際,到明清時,緞織物成為平民消費絲織品的重要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