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周時期的官職基本上是承襲商代的。但機構更加龐大,體制也更為完備。周因于殷禮。所謂內服卿士寮制度,實際上就是西周王朝中央直轄區的官吏制度。
內服是周王朝的直接轄境,寮就是百官之意,所謂內服卿士寮就是王朝內廷的卿士及下屬百官。其地位最高的是三公太師、太傅、太保,由王族親屬擔任,為輔弼之臣。
周公之子伯禽曾做過周王的師、保,周王命他尹三事四方,受卿士寮,即讓他管理王朝的三事大夫和四方諸侯,并統領百官。
姜太公(姜尚)也曾當過周武王的軍師,號稱師尚父,輔佐武王伐紂有戰功,所以武王封功臣謀士,而師尚父為首封,封于東方大國齊。
成王之世,召公為保,周公為師。在王畿地域里,自陜以西,召公主之,自陜以東,周公主之,可見師、保地位的重要。其職權和地位與后世的相相仿。
師、傅、保三公之下就是執政的王室百官卿士寮,是三左(太祝、太宗、太士)的總稱,由其中的一人兼任首長。太祝主管祭祀祈禱;太史主管王朝大事的記錄與典冊的收藏保管;太卜主管占卜;太宰主管王室家務;太宗也稱宗伯,主管王室的宗法事務;太士主管司法。
另外還設有五司的職事官。五司是:司徒、司空、司馬、司寇、司士。司徒也叫司土,主管民事、田地、農業耕作之事;司空也稱司工,管理百工之事;司馬主管軍賦之事;司寇主管司法刑獄;司士主管版籍爵祿。
以上都屬于王室內的外廷政務官。王室內廷事務官主要有負責王廷治安保衛工作的宿衛官虎賁,負責宮廷日常生活管理的奄尹(宦官頭目)。管理王服的叫綴衣,即后世尚衣之由來。管理王用馬匹的叫趣馬。管理王用器物和御車的叫左右攜仆。管理王廷庫藏的叫庶府。另外還有管王室膳食的膳夫、宰夫,負責奏樂的樂官鐘師、龠師等。
王畿內地方行政區劃實行鄉遂制。鄉有鄉大夫執政,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長官叫常伯或牧,主管民事,另外還有常任,又稱任人,負責推薦、選拔人才;準夫,準是公平之意,經管刑法的長官;虞師管理山澤,工正主管百工;陶正管理治陶手工業;質人主管田地及市場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