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頁 > 文學>詳情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宋元明清四代的地方行政機構是怎樣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來源: 網絡 發布于:2023-07-23 13:59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國宋代以來的地方行政設置,大致為省、州、縣三級,只不過名稱、形式有些變化。下面我們具體介紹一下宋、元、明、清四代的地方行政職官制度,供參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宋代的地方行政設置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宋代主要是路、州、縣三級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路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區劃,因其沒有統一的機構和行政長官,而是分部門管理。機構和長官分為四種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掌管軍事和民政的機構叫經略安撫司,也稱帥司,長官稱經略安撫使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掌管財賦及谷物轉運等事務的機構叫轉運司,也稱漕司,長官稱轉運使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掌管司法、刑獄、監察的機構叫提點刑獄司,也稱憲司,長官稱提點刑獄公事;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掌管倉庫、物價及貸放錢谷的機構叫提舉常平司,也稱倉司,長官稱提舉常平使??偡Q為帥、漕、憲、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州的行政長官稱權知某州軍政事簡稱知州,與州同級的還有府、監、軍三種名稱的行政區,行政長官分別稱為府尹、知監、知軍??h的行政長官稱知縣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、元朝的地方行政設置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元代是行省制,行省的長官與中央機構的中書省相仿,也有丞相、平章、右丞、左丞、參知政事等。省下有路,路設總管府,兼管軍事與民政。散府與州各置知府或府尹、知州、州尹一人,縣置縣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路、府、州、縣各部門中都要安插一個名叫達魯花赤的官員,由蒙古人擔任,性質相當于中央特派員,實際上是一種防范措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元代還有道的設置,其類別有二:一是監察區域,全國劃分二十二道,進行監察,每道設肅政廉訪司;二是行省與州、縣間的承轉機關,類似后來的行政專署,一般都設在少數民族地區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明代的省府縣設置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代是省府縣三級,不過明代不叫省,而改名為承宣布政使司,但習慣上仍稱省。北京和南京歸中央直轄,稱南北兩直隸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省一級長官稱布政使,左右各一人,同時設都指揮使司掌軍事,提刑按察使司掌監察,成為三權分立的體制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明代已取消了路一級政區,改為府。州分兩級,省直屬的相當于府級,歸府統轄的相當于縣級,故州并非一般政區。京府的長官稱府尹,一般府的長官稱知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州的長官稱知州,縣稱知縣。在省府之間也有道的設置,分道管理錢谷、財賦,辦理刑事案件等,相當于省的分治機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、清代的地方官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代的地方行政體制與明代大同小異。省一級的最高長官是總督和巡撫。乾隆時固定在兩、三省內設一總督,每省設一巡撫,無巡撫省份則由總督兼任,簡稱督撫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督例兼兵部尚書及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多兼兵部侍郎的職銜,別稱制軍、制憲、制臺,巡撫例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并多兼兵部侍郎的職銜,別稱撫臺、撫軍、撫院、部院、中丞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督和巡撫并稱封疆大吏,或稱疆吏、疆臣、岳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薦文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豫劇的代表曲目有什么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據1956年統計,傳統古裝劇目有647個。比較有代表性的有《春秋配》、《梵王宮》、《三上轎》、《黃鶴樓》、《三拂袖》、《滌恥血》、《桃花庵》、《對花槍》、《天地配》、《鍘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“樂府雙璧”是指哪兩部作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中國古典文學中的“樂府雙璧”是指哪兩部作品。 ??“樂府雙璧” 即《木蘭詩》和《孔雀東南飛》的喻稱?!赌咎m詩》又名《木蘭辭》,是北朝民歌;《孔雀東南飛》又名《古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冰心奶奶有哪些作品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冰心一生的文學作品很多,但是她的兒童文學作品影響最大,主要代表作有:《超人》、《閑情》、《繁星·春水》、《往事》、《再寄小讀者》、《我們把春天吵醒了》、《小桔燈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川劇最出名的作品有那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川劇最出名的作品有:《花田寫扇》、《白蛇傳》、《柳蔭記》、《御河橋》、《燕燕》、《紅梅贈君家》、《王熙鳳》、《夫妻橋》、《江姐》《田姐與莊周》、《紅樓驚夢》、《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錢鐘書的主要代表作有什么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長篇小說《圍城》 短篇小說集《人獸鬼》,共四篇《上帝的夢》《貓》《靈感》《紀念》 長篇小說《百合心》沒有完成. 其他《管錐編》《談藝錄》都是學術類的著作. 《寫在人生邊上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什么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覺得他的精神核心就是降薪降薪,這個心就是公益之心,就是我們要對待這個東西,你要做到自己的要有責任心,要有信心,要有信心,要有一個對這個東西的心,就是我們其實有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曹文軒有哪些作品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曹文軒的作品: 1、主要文學作品集: 《憂郁的田園》、《暮色籠罩下的祠堂》、《紅葫蘆》、《薔薇谷》、《少年》、《大水》、《追隨永恒》、《三角地》等。 2、長篇小說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形聲字的演變過程50字如祭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形聲字的演變過程50字如祭?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,其演變過程是: 甲骨文 → 金文 → 小篆 → 隸書 → 楷書 → 行書 (商) (周) (秦) (漢) (魏晉) 草書 以上的“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不屬于戲曲文場樂器是什么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擊樂器不屬于戲曲樂隊中的文場樂器 管弦樂部分稱為文場,打擊樂部分稱為武場。傳統文場樂器大致有二胡、板胡、楊琴、京胡、京二胡、月琴、南弦、笛子、笙、海笛(小嗩吶)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歷史典故“蘇武牧羊”是怎么回事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蘇武,字子卿,杜陵(今陜西西安)人,年輕時憑著父親代郡太守蘇建的庇蔭,官拜郎中,后升任杉中廄監。漢武帝天漢元年拜中郎將。 當時漢朝和匈奴的關系時好時壞,雙方各扣留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,不作為商用,版權歸屬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,我們將立即刪除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? 非物質文化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本站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聯系我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別鳴謝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久久相见才有味海南话的发音